欧洲芯片大厂英飞凌营收 35.91 亿欧元,同比增长 5%,利润 6.01 亿欧元

文章图片

5 月 8 日,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公布了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当季营收达 35.91 亿欧元,同比增长 5%,利润 6.01 亿欧元,利润率 16.7%。这一增长主要由汽车(ATV)、绿色工业电力(GIP)和互联安全系统(CSS)部门的需求驱动,其中汽车电子作为核心业务,在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持续领跑,而功率与传感器系统(PSS)部门收入则保持稳定。1746779620942637.jpg

一、核心业务增长亮点:汽车与绿色能源双轮驱动

英飞凌汽车电子部门的强劲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英飞凌作为车载半导体领域的领导者,其汽车 MCU(微控制器)市场份额已达 28.5%,稳居全球第一。该部门的增长不仅来自传统燃油车向电动化转型的需求,更受益于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新兴技术对芯片算力的更高要求。例如,英飞凌最新推出的 AURIX™ TC4x 系列 28 纳米 MCU,专为电动架构和高阶自动驾驶设计,可支持多操作系统协同工作,满足未来汽车 E/E 架构向中央集成化发展的需求。

1746779595447436.jpg

绿色工业电力(GIP)部门的增长则与全球能源转型紧密相关。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和充电桩等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激增,该部门收入显著提升。例如,在充电桩市场,英飞凌的碳化硅(SiC)模块已被多家主流厂商采用,其高效能特性可大幅提升充电速度并降低能耗。此外,英飞凌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布局(如氮化镓 GaN 技术)也为其在高频、高功率场景中赢得竞争优势。

二、关税阴影笼罩:全年预期营收下调,利润率承压

尽管本季度收入增长符合预期,但关税争端成为英飞凌未来业绩的最大不确定性。由于部分市场的贸易政策调整,英飞凌已将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预期营收下调 10%,并预计全年营收将较上年略有下降。首席执行官 Jochen Hanebeck 表示,目前订单量仍保持高位,但关税的实际影响难以精确量化,公司正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和成本优化应对潜在风险。

 

受关税及研发投入增加的影响,英飞凌对全年利润率的预期也有所下调。调整后的毛利率预计维持在 40% 左右,利润率为 14%~16%,同时投资额将降至约 23 亿欧元。这一调整反映了公司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的审慎策略,即优先保障现金流稳定,同时聚焦高增长领域的技术研发。

三、欧洲战略布局:德累斯顿工厂获最终融资,强化本土供应链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背景下,英飞凌加速推进欧洲本土产能建设。德国政府已正式批准对德累斯顿新芯片工厂的 10 亿欧元资金支持,英飞凌将配套投资 50 亿欧元,该项目预计创造至多 1000 个新工作岗位。工厂主体建筑即将完工,计划 2026 年投产,2031 年达到满产,主要生产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和第三代半导体产品,以满足欧洲汽车和工业市场的需求。

 

这一投资不仅是英飞凌应对供应链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欧盟《芯片法案》框架下的标志性项目。根据法案目标,欧盟计划到 2030 年将芯片产能占比提升至全球 20%,而英飞凌的德累斯顿工厂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节点。首席执行官 Hanebeck 强调,该工厂的建成将增强欧洲关键产业的供应链韧性,为 “碳中和” 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四、行业趋势与市场展望

当前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汽车电子和绿色能源成为增长引擎,而地缘政治因素和贸易政策则加剧了市场波动。英飞凌凭借在汽车 MCU、SiC/GaN 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有望在这一转型中持续受益。然而,关税争端和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仍需警惕。

 

亿配芯城ICGOODFIND作为电子元器件领域的专业平台,持续关注英飞凌的市场动态,为客户提供车规级芯片、功率半导体等产品的选型支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13-2025 亿配芯城(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08354号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