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9 日,半导体及电子制造领域迎来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为应对美国最近对中国大陆进口商品征收 10% 关税的措施,GPU显卡大厂中国台湾华擎(ASRock)果断宣布计划将制造业务迁出中国大陆。这一决策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背后是对成本控制、供应链稳定以及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关税冲击与应对举措
美国此次新征收的关税范围广泛,涵盖了包括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硬件在内的必需品。这一举措使得相关产品价格预计将大幅上涨,对于像华擎这样的GPU显卡大厂而言,成本压力剧增。为了规避新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避免可能推高消费者价格并扰乱供应链的风险,华擎毅然决定将制造业务迁出中国大陆。
华擎的迁移计划
华擎在电子邮件中表示:“至于对GPU显卡等其他产品适用的 10% 关税,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将制造转移到其他国家 / 地区。” 可以看出,华擎对于迁移制造业务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规划。该公司还提到计划与越南和中国台湾的制造商合作,不过完全迁移生产到其他市场并非一蹴而就,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这是因为生产迁移涉及到诸多复杂环节,包括寻找合适的生产场地、建立新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培训当地员工等。
迁移带来的成本与风险
虽然将制造业务迁出可以帮助公司避免关税,但短期内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设立新设施和培训员工的相关费用会增加生产成本,这对于华擎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这一转变还可能导致一些初始的供应链中断,可能会影响特定市场的产品供应。在新的生产基地尚未完全稳定运行之前,原材料供应、产品运输等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产品按时交付给消费者。
华擎的价格策略与应对思路
华擎表示:“在过渡期间,我们可能会吸收部分成本并提高一些价格以反映成本增加。但由于市场仍然高度竞争,提高价格并不容易。”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提高产品价格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因此,华擎需要在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维护之间找到平衡,这对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擎公司背景介绍
官网信息显示,华擎公司成立于 2002 年,主要从事主板开发和生产。从 2008 年起隶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擎总部位于台北,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设有分支机构。多年来,华擎凭借其在主板和GPU显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在全球电子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此次应对关税冲击的制造业务迁移,也将对其未来的市场布局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亿配芯城 ICGOODFIND总结
当下,华擎制造业务迁移受关注。亿配芯城与ICGOODFIND认为,行业企业应关注其动态,把握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业务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