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睿电子移出实体清单:TI 芯片供应链震荡暂缓!
当地时间 10 月 17 日,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艾睿电子(Arrow Electronics)对外发布重磅通知,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主管出口管理的代理首席副助理部长已正式告知该公司,BIS 决定将艾睿电子在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的关联公司从实体名单中移除。根据流程,BIS 将在近期通过《联邦登记册》发布正式撤除公告,相关移除措施将自公告生效之日起全面执行。这一消息距离 10 月 8 日两家关联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仅过去 9 天,短短一周多时间内的政策反转,为此前陷入紧张的半导体供应链注入一剂强心针。
作为全球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TI)在除日本以外地区的核心授权分销商之一,艾睿电子在 TI 芯片的中国市场分销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数据显示,艾睿电子负责 TI 多款工业级、车规级芯片的主流渠道供应,覆盖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核心领域,其渠道份额约占 TI 在华分销总量的 30% 以上。10 月 8 日被列入实体清单的消息传出后,行业内迅速引发恐慌情绪:下游制造企业担心无法按时获取 TI 芯片导致生产线停摆,分销渠道则出现囤货惜售现象,部分型号的 TI 电源管理芯片报价在短期内上涨 15%-20%,车规级 MCU 等紧缺产品更是出现 “一芯难求” 的局面。
此次供应危机的发酵,还叠加了 TI 此前的涨价潮背景。早在 2025 年 8 月,TI 就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调价,涉及超 6 万款芯片型号,覆盖 LDO、DC-DC、数字隔离等主流产品线,涨幅普遍达 10%-30%,其中高端信号链芯片涨幅甚至突破 100%。当时涨价已导致下游企业成本压力陡增,而此次艾睿被列入实体清单,直接切断了 TI 芯片的重要供应链路,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市场供需关系雪上加霜。多家汽车电子企业透露,其 BMS(电池管理系统)所需的 TI 隔离芯片库存仅能维持 1-2 个月生产,若供应持续中断,将被迫削减 30% 以上的产能。
尽管此次移除决定为供应链带来喘息之机,但行业普遍认为,艾睿电子能快速脱离实体清单,与其向 BIS 作出的渠道合规管理承诺密切相关。根据半导体行业出口管制的常规要求,这类承诺通常包括建立更严格的客户资质审核体系、强化出口产品的最终用途追溯、定期开展合规培训等内容。有知情人士透露,艾睿电子可能已承诺针对敏感技术产品建立专门的分销通道,确保其符合美国出口管制法规,避免违规流向受限领域。这一举措也为其他跨国分销企业提供了合规运营的参考样本。

从产业层面看,此次事件再次暴露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对单一渠道的依赖风险。目前 TI 在华授权分销网络除艾睿电子外,还包括力通集团、安富利等企业,但艾睿的渠道覆盖能力和交付效率在行业内具有不可替代性。此次震荡让更多下游企业意识到,构建多元化的供应商体系和推进国产替代进程的紧迫性。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国内多家芯片设计企业的电源管理芯片、通用 MCU 产品已进入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供应链,部分产品在性能参数上已实现对 TI 同类产品的对标。
亿配芯城(ICgoodFind)总结
面对此次供应链波动,平台针对半导体行业合规要求升级的趋势,推出了渠道合规咨询服务,助力企业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在全球贸易政策动态调整的背景下,实现供应链的安全与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