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英伟达壁垒!这家芯片公司放大招

文章图片

在 2024 年 AI 数据中心蓬勃发展之际,云巨头们纷纷斥巨资采购各类 AI 芯片,英伟达凭借强大实力营收节节攀升,成为市场最大赢家。然而,博通和 Marvell 等公司也凭借定制芯片在数据中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如何高效利用大量 AI 芯片成为云巨头们的难题,网络基础设施也因此成为关键,Arista Networks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以太网公司,正悄然构建技术护城河,成为英伟达在 AI 网络领域的强劲对手。

1751267421648194.png

2004 年,硅谷三位大咖 ——Andy Bechtolsheim、David Cheriton 和 Kenneth Duda,在功成名就后决定重新出发。Andy Bechtolsheim 是 Sun Microsystems 联合创始人,还曾是 Google 首位外部投资人;David Cheriton 是斯坦福教授,与前者一同投资了 Google;Kenneth Duda 则是网络技术天才,主导过早期 Linux 网络子系统开发。

他们创办了最初名为 “Arastra” 的公司,寓意在网络硬件领域 “开荒”,目标是打造简洁、软件驱动且为云而生的新型网络系统。2008 年,Jayshree Ullal 离开思科加入,出任 CEO 兼总裁。她虽在思科手握数十亿美元业务线,但敏锐察觉到云计算将改变网络底层逻辑,而 Arastra 的理念正契合这一趋势。在她领导下,公司更名为 Arista Networks,致力于重塑云时代网络架构,其核心创新是将软件定义网络理念融入硬件设计,采用 “白盒” 交换机设计,把 EOS 操作系统与硬件分离,赋予产品极高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Ullal 领导下的 Arista 专注于数据中心市场,尤其是云服务提供商,这一决策在当时颇具争议,但后来被证明极具远见。从 2010 年起,Arista 陆续赢得 Facebook、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等大客户,其交换机产品速率覆盖广、延迟低、端口密度领先,且 EOS 系统的可编程性满足了客户对性能、成本和运维效率的严苛要求。

2014 年 Arista 成功 IPO,上市首日股价大涨 72%,市值达 46 亿美元,此后更是保持高速增长。不过,其崛起也引发了与思科等巨头的竞争,思科曾对其发起专利诉讼,同时 Juniper 等传统厂商和 Big Switch 等新兴公司也带来竞争压力。Arista 通过技术创新和优质客户服务应对挑战,不断扩展产品线,推出网络分析等新产品,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云计算让 Arista 实现首次腾飞,AI 的爆发则带来第二次机遇。随着生成式 AI 应用普及,AI 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兴起,AI 工作负载对网络要求极高,Arista 迅速推出针对 AI 的高速交换机和网络架构解决方案,如 Etherlink 交换机系列,展示了以太网替代 InfiniBand 的可行性。

2024 年,Arista 赢得多家超大规模客户的 AI 网络试点合同。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长 27.6%,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销售额达 14.8 亿美元,占市场份额 21.3%。AI 相关业务增长更是远超预期,分析师预计若保持势头,2026 年营收有望突破 100 亿美元,其股价从 2022 年初到 2025 年上涨超 300%,市值破千亿,成为科技巨头。同时,Arista 还在硬件、软件和 AI 方面持续创新,朝着 “AI 基础设施平台” 演进。

在 AI 网络市场,Arista 迎来了强大对手英伟达。2025 年第一季度,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销售额达 14.6 亿美元,份额 21.1%,仅次于 Arista 的 14.8 亿美元(21.3%),且环比增幅达 1.84 倍,增长迅猛。英伟达凭借 Spectrum - X 解决方案及 BlueField DPU 的特性,获得了众多 AI 客户。

以太网市场应用领域多样,数据中心是新技术的竞技场,AI 需求推动了相关网络设备销售额大幅增长。Arista 虽目前领先,但英伟达来势汹汹,且其目标是构建 AI 基础设施 “整套系统”,这给 Arista 带来巨大压力。不过,英伟达也面临反垄断问题,已采取与思科合作等措施。Arista 则深化与博通合作,试图稳住核心优势,双方的较量不仅是带宽与端口之争,更是生态与战略的全面碰撞,未来几个季度将决定 AI 基础设施网络基石的归属。

1751267449554753.png

亿配芯城(ICgoodFind)总结:Arista Networks 从硅谷精英创业起步,凭借对云计算和 AI 趋势的精准把握,在数据中心网络领域成功崛起,面对思科等老牌巨头和英伟达等新兴对手,始终以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其与英伟达在 AI 网络市场的对决,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也展现了芯片及相关网络领域在 AI 时代的蓬勃发展与激烈竞争态势。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13-2025 亿配芯城(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08354号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