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半导体产业里程碑!本土首座自有技术后端工厂破土动工,2025 年量产目标 1 亿件

文章图片

5 月 13 日消息,越南半导体产业迎来历史性突破。当地时间 4 月 30 日,越南本土企业CT Semiconductor宣布,该国首座基于自有技术的半导体(后端)工厂正式破土动工。这座聚焦组装、测试、封装(ATP)全流程的工厂,标志着越南从 “代工组装” 向 “技术自主” 的关键跨越,预计 2025 年四季度投产,2027 年实现年产能 1 亿件的目标。

项目细节:投资 1 亿美元打造本土技术标杆1747131956980898.png

该工厂为 CT Semiconductor 芯片项目的第二阶段,占地面积达3 万平方米(相当于 4.2 个标准足球场),软硬件投资总额约1 亿美元(约合 7.2 亿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引进自动化封装设备、建设无尘车间及研发本地化封装技术。项目分阶段推进:

  • 2025 年 Q4:工厂投产,首批采用越南自有技术的芯片封装下线;
  • 2025 年 9 月:越南首颗由本土 OSAT 企业完全主导的 ATP 芯片将诞生;
  • 2027 年:年产能突破 1 亿件,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领域需求。

技术自主:打破外资依赖,填补产业链空白

与越南此前依赖英特尔、三星等外资企业的封装产能不同,CT Semiconductor 此次采用自主研发的封装工艺,突破了技术限制。工厂将覆盖晶圆切割、引线键合、塑封、成品测试等全流程,与越南已有的晶圆代工(如 VinES)形成协同,填补后端制造环节空白,推动越南半导体产业从 “单一环节代工” 向 “全产业链覆盖” 升级。

行业影响:区域竞争格局或将改写

东南亚 OSAT(外包半导体组装与测试)市场长期被中国台湾(日月光、力成科技)和马来西亚(Unisem)主导。CT Semiconductor 的投产将改变这一格局 —— 其 1 亿件年产能虽在全球市场中规模有限,但其象征意义显著:新兴市场国家通过技术积累与产业政策,完全有能力在半导体领域实现自主突破。

政策与人才:政府扶持与本土培养双轮驱动

越南政府将半导体列为9 大国家级产品之一,计划到 2030 年成为全球半导体设计、封装和测试中心。为此,政府推出税收优惠、土地租赁减免等政策,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产业发展。CT Semiconductor 亦同步推进人才布局,于 2024 年 10 月成立ATP 技术培训中心,与高校合作培养半导体技术员,目标未来 5 年为行业输送 5 万名专业人才。

市场定位:本土需求与出口导向双轨并行

工厂产能将聚焦两大市场:

  • 本土需求:越南电子制造业年产值超 1000 亿美元,三星、苹果供应链企业(如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在越工厂对芯片封装需求旺盛;
  • 出口导向:通过 RCEP 协定辐射东盟市场,同时争夺全球中低端芯片封装订单(如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封装)。

作为电子元器件领域的专业平台,亿配芯城ICGOODFIND持续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动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13-2025 亿配芯城(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08354号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