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企业面临压力,涨价潮涌现

文章图片

  1月17日,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新能源汽车、光伏和半导体等行业的需求持续增长,全球晶圆产能出现了不足。这导致了功率半导体行业的供不应求,并多次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其中IGBT和SiC MOSFET等产品的紧缺情况尤其严重。自2022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的产能逐渐释放,功率半导体市场的行情开始回落。从二极管、晶体管、中低压MOS到高压MOS,都出现了供需反转并大幅降价的情况。

半导体企业面临压力,涨价潮涌现(1).jpg

  在消费电子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库存去化成为了近两年功率半导体市场的主要趋势。然而,自2023年12月至今年1月,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五家本土功率半导体厂商捷捷微电、三联盛、蓝彩电子、扬州晶新和深微公司纷纷宣布涨价。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捷捷微电近日向客户发出《价格调整函》,自2024年1月15日起,将对其Trench MOS产品线单价上调5%-10%。在调整日期之前所下的订单将按原有单价及数量执行,新订单则需要与公司业务人员确认沟通。涨价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为提升产品品质和丰富产品型号,不断加大对先进设备及工艺研发的投入。然而,过去市场低迷和产品价格下滑,使得公司承担了材料、汇率、人工等多项增加的成本。长期亏损使得原有价格难以满足正常供货需求。捷捷微电公布的2023年度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41%至5.8亿元。主要原因是销售增加、产能利用率不足以及单位成本增加所致。涨价的主要是Trench MOS产品线,其MOS及相关器件合计约占捷捷微电营收20%以上。

  此外,多家半导体公司也发布了涨价通知。深圳市深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表示,市场需求萎靡引发恶意竞争,产品价格下滑,行业内卷导致品质事故频发。由于原材料和综合运营成本增加,公司面临财务赤字问题,决定自2024年1月9日起对新订单进行涨价。深圳市三联盛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也因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全系列产品单价上调10%-20%。四川蓝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扬州晶新微电子有限公司也发布了类似的价格调整通知。一些行业人士表示,当前库存去化接近尾声,企业亏损已久,调价无可厚非。未来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将如何演变,值得持续关注。

  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市场需求萎靡,分立器件产品价格内卷严重,许多企业的业绩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据全球半导体观察的统计数据,包括士兰微、捷捷微电、新洁能、深深爱、东微半导、星海电子、银河微电、芯诺科技、三联盛、明芯微等在内的厂商在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均出现了下滑。在净利润方面,士兰微、深深爱、昌德微、三联盛和明芯微都出现了亏损。

  近期,一些A股功率半导体企业表示,公司的功率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下游市场行情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动。华润微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他们认为,本轮涨价潮是部分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自救行为。相对中大型的功率半导体企业可以通过绑定优质行业头部客户来保障订单量并维持价格稳定,而部分小厂则显得较为被动,为了获得订单只能以低毛利在市场上竞争。

  对于功率半导体市场在2024年的发展,许多行业人士和机构目前并没有太高的预期。据全球半导体观察的不完全统计,包括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安森美、Wolfspeed、瑞萨等在内的主要功率及IDM大厂在2023年三季度营收持续走低,库存水位仍然较高。目前汽车领域的相关器件仍处于去库存阶段,由于汽车半导体去库存开始的较晚,该轮下行周期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行业人士分析,目前功率半导体主要需求在消费/工业端,但该领域的可见度尚不明确,总体而言,短期内功率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或难有反转。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的发展,功率半导体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元器件商城_865.jpg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13-2025 亿配芯城(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08354号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