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消息,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ASM 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即刻启动美国本土生产计划 。4 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 “对等关税” 行政令,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全球贸易市场 。该行政令对欧盟成员国加征 25% 的钢铁、铝和汽车进口关税,其他商品加征 20%“对等关税”,覆盖欧盟对美出口约 70% 商品,去年涉及总价值达 5320 亿欧元 ,且有计划对药品、半导体等暂免产品单独加税 。在这一高压态势下,ASM 迅速反应,首席财务官 Paul Verhagen 表示,公司能迅速行动,通过美国本地生产满足当地客户需求 。
产能分布不均,美国新厂解燃眉之急
一直以来,ASM 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新加坡 。2022 年,ASM 就已宣布在新加坡建设第二座工厂,建成后新加坡工厂总产能将扩至原来 3 倍,全球产能也将翻倍 。即便如此,面对美国市场的关税壁垒,仍需新的产能布局 。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新工厂的竣工,恰似一场 “及时雨”,将进一步扩充其美国产能 。不过,Paul Verhagen 也指出,美国本土生产效率存在不确定性 。但在当下,这无疑是应对关税冲击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AI 需求猛增,却被贸易紧张局势拖后腿
从财报数据来看,ASM 今年第一季度营收 8.39 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 26%;预订金额 8.34 亿欧元,同比增长 14% 。这份亮眼成绩背后,人工智能相关需求功不可没 。前沿逻辑制程向环绕栅极(GAA)技术转型及高带宽内存(HBM)需求的持续攀升,为 ASM 带来了大量订单 。可惜,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如同一把高悬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受此影响,ASM 下调 2025 年全年营收预期,从原本预计的 32 亿 - 36 亿欧元,调整为 31.9 亿 - 34.8 亿欧元,同比增幅由 24% 降至 10% - 20% 。ASM 首席执行官 Hichem M'Saad 坦言,虽有望达成营收下限,但要实现上限仍需外部利好机会,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
半导体 “家族” 风云,ASMI、ASML 与 ASMPT 紧密相连
在半导体行业的璀璨星空中,ASMI、ASML 和 ASMPT 这三家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64 年,Arthur del Prado 创立 ASMI,堪称行业 “母体” 公司 。1975 年,ASMI 联合西门子成立 ASMPT,专注芯片封装领域;1984 年,ASMI 又联合菲利普成立 ASML,主攻上游光刻机生产 。此后,ASML 独立发展,ASMPT 将业务拓展至亚洲 。时至今日,ASMI 仍持有 ASMPT 52% 的股份 。尽管三家公司业务各有侧重,但资本与业务上的紧密关联,让它们在行业浪潮中 “同呼吸,共命运” 。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机遇与挑战,政策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波动,都考验着每一家企业的应变能力 。ASM 此次紧急布局美国本土生产,能否在关税重压下成功突围?未来,它又将如何在复杂的行业环境中找准航向,持续前行?我们拭目以待 。
半导体产业瞬息万变,政策与市场需求时刻影响着行业格局。亿配芯城(ICgoodFind)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凭借专业优势,为客户提供优质芯片产品与服务,助力行业各方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