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圆满收官

文章图片

技术突破,临床试验顺利推进

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携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相关企业,成功开展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 。这一成果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将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1750214742161456.png

受试者康复显著,功能实现大步跨越

此次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是一位因高压电事故四肢截肢的男性 。自今年 3 月植入脑机接口设备后,系统运行稳定。仅经过 2 - 3 周训练,他便成功实现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操作,操控水平与普通人使用电脑触摸板相近,极大提升了生活体验。

1750213416325958.png

超柔性电极,降低脑组织损伤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研制的神经电极,堪称全球最小尺寸且柔性最强 。其截面积仅约头发丝的 1/100,能让脑细胞几乎察觉不到异物存在,最大程度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 。该超柔性神经电极具备高密度、大范围、高通量及长时间稳定采集体内神经信号的能力,已在多种生物体内完成植入和稳定记录验证,为解决植入式脑机接口前端电极的关键难题提供了创新方案。

超小植入体,手术微创更安全

在手术方面,脑智卓越中心研发的植入体直径 26mm、厚度不足 6mm,仅硬币大小,是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 。手术时无需贯穿颅骨,只需在大脑运动皮层上方颅骨 “打薄” 出凹槽镶嵌设备,并在凹槽中开 5 毫米穿刺孔 。这种神经外科微创术式,既降低手术风险,又缩短术后康复周期。

精准定位植入,奠定手术成功基础

精准定位和植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术前,华山医院运用功能性核磁成像定位、人脑图谱绘制定位及构建受试者专属三维模型等多种方案,精确绘制患者大脑运动皮层功能地图 。手术过程精确到毫米级别,充分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750213390982988.png

未来,该项目团队计划让受试者操控机械臂完成抓握、拿杯子等动作 ,还将探索控制机器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设备,进一步拓展患者生活边界。

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为医疗领域带来新希望,亿配芯城(ICgoodFind)将持续关注科技前沿动态,为行业发展助力。

发表评论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2013-2025 亿配芯城(深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08354号

Sc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