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登顶:关键指标碾压国际对手
6月5日,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CHIPX)下线国内首片6英寸薄膜铌酸锂晶圆,同步量产的高性能调制器芯片创三项全球纪录:调制带宽110GHz(突破光互连带宽瓶颈)、波导损耗<0.2dB/cm(传输效率提升300%)、电光转换效率1.9V·cm(功耗直降40%)26。此前该领域被Lumentum、II-VI等美企垄断,此次突破标志中国光电子器件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量产破局:中试线年产能12000片
依托110台国际顶级CMOS设备构建的全闭环产线,CHIPX打通纳米级光刻-刻蚀-封装工艺链,攻克薄膜铌酸锂脆性大、均匀性差等难题。单晶圆可切割350颗芯片,达产后年产能达1.2万片,满足50万台AI服务器光模块需求。相较传统硅光芯片,薄膜铌酸锂调制器速度提升10倍,将成为超算中心、6G基站核心引擎。
工艺革命:深紫外光刻攻克纳米精度
团队以深紫外(DUV)光刻+步进式曝光组合工艺,实现三大突破:
✅ 110nm波导刻蚀精度(较行业平均提升50%)
✅ 6英寸晶圆跨尺度电极集成(解决材料碎裂风险)
✅ 全流程良率超95%(达台积电CoWoS封装水平)
该工艺使我国首次掌握晶圆级光子集成核心技术,摆脱实验室成果难量产困境。
生态开放:PDK工具包三季度发布
为加速产业转化,CHIPX将于Q3开放PDK工艺设计包,集成电光调制器、波导阵列等核心模型,提供多物理场仿真模块。企业可借此完成“设计-流片-量产”全流程闭环,研发周期缩短70%。目前华为、中兴等企业已接入中试线,联合开发1.6T光通信模块。
千亿场景:量子计算与AI算力双轮驱动
薄膜铌酸锂芯片凭超低延迟+高并行性优势,正重构两大领域:
⚡️ 量子计算:单光子调控精度突破99.9%,为容错量子计算机奠基
⚡️ AI算力:光计算芯片替代GPU部分单元,大模型训练能效比提升10倍
无锡市已启动“光子芯谷”建设,目标2028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此次国内光子芯片中试线的重大突破,对我国芯片产业意义深远。亿配芯城(ICgoodFind)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为您带来最新资讯 。